1.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解读】
  出自汉代桓宽《盐铁论·申韩》
  善于治国理政的人,在发现了弊端、问题后会立即想办法补救,看到了漏洞就会想办法堵塞。
  事情总有其多面性,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问题的存在固然让人烦恼、忧虑,但问题也代表着前进的方向,预示着进步和提高的可能。
  所谓,好的心态、正确的认知,加上靠谱的执行力,总能转危为机。
  2.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解读】
  出自《商君书》(徙木立信、改革变法的商鞅)
  商鞅,一个写作中时不时会引出的人。
  上到国家的治理,下到持家,制度都是必要的。也正是因为设制度、立法治,我们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所谓,以制度为准绳,以规范谋发展。
  3.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解读】
  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
  尊重规律、顺势而为,世间万物保住根本就能生长,事业符合道义就能成功。
  所谓“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4.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解读】
  出自伟大的文豪苏轼
  俗话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干事业、学申论,就要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
  所以,老老实实做题、写申论吧。
  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解读】
  出自《论语》
  读起来似乎有点拗口,但诠释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道理——别想着掩饰错误,你犯了错,人们都能看见,但改正了,人民群众是会接纳并仰望你的。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6.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
  【解读】
  出自朱熹的《四书或问》
  天下最难以把持的是内心,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欲望。
  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解读】
  同样出自《论语》
  君子之德就像风,小人之德就像草,草呢一定是跟着风倒的。
  突出了抓好关键少数,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的重要性。
  8.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解读】
  出自《宋史·宋祁传》
  你不能做出表率,只会喊“给我上”,就无法让别人听从、跟随。你不能以身作则,别人是不会信服的。
  所谓,正人先正己。
  9.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解读】
  出自《贞观政要》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们总结隋炀帝亡国的教训时说的一番话——
  治理国家,必须要先爱护老百姓,如果损害老百姓来“幸福自己”,就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烧烤一样,吃爽了、吃饱了,人也就挂了。
  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金粉笔教育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声明:贵州163人事考试信息网发布招聘考试信息来源于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贵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及贵州各地市人事考试信息网、人民政府网站、教育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招聘公告信息,包括公务员招录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教师招聘、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国企招聘、银行系统、人才引进招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