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一、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二、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四、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教学实施
一、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3.培训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
认识的交往性;
认识的教育性;
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那些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案例分析)
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在教学程中学生既要掌握知识,又要重视学生的智力,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防止偏向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五、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进程的环节、教师讲授的环节)★★★★★
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六、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单选、简答】★★★★
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七、直观性原则
1.涵义教师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直观手段的种类【单选】
a.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
b.模像直观(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
c.言语直观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简答)★★★★★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4)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八、启发性原则★★★★★
(1)涵义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2)贯彻的要求【简答】★★★★★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
九、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涵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的要求★★★★★
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b.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的教学
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不能杂施
十、因材施教原则★★★★★
(1)涵义: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贯彻要求(简答)
a.充分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的差异
c.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
十一、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①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和启发性。
③讲授方式要灵活多样。
④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
十二、谈话法的要求★★★★★
谈话法亦称问答法。谈话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
基本要求:
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提纲
2.讲究提问的艺术
3.做好归纳总结
十三、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与任务的要求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的时间、设备与条件
4.课程性质和特点
5.学生年龄特征
6.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与个性
十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五、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简答)★★★★★
1.从教师角度看
(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得当
(4)教学结构合理(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从学生角度看:
(1)学生注意力集中(2)思维活跃(3)积极参与
(4)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十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简答】★★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要有代表性
(3)作业形式要多样(4)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5)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6)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十七、上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堂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德育
一、小学德育的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德育过程的规律(特点)★★★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
四、疏导原则
概念: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简答】★★★★★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五、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要求【简答】★★★★★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贯彻要求【简答】★★★★★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七、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少先队活动
4.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5.班主任工作
金粉笔教育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声明:贵州163人事考试信息网发布招聘考试信息来源于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贵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及贵州各地市人事考试信息网、人民政府网站、教育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招聘公告信息,包括公务员招录考试、事业单位招聘、教师招聘、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国企招聘、银行系统、人才引进招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