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163人事考试信息网

您当前的位置:

2019贵州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 6月25日】

文章来源:163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编辑者:贵州人事考试信息时间:2019-06-27 13:55阅读:

  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这一要求的理论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条件反射

 

  2.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候的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3.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其特点不包括()。

 

  A.可以充分调动受试者参与的积极性

 

  B.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

 

  C.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

 

  D.为受试者提供了广泛获取多种工作生活经验的机会

 

  4.“无论我们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的观点。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班杜拉

 

  5.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就是掌握三角形有3个角和3条相连的边这样两个共同的本质属性,而与它们的大小,形状无关,这是指()。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归属学习

 

  6.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为主义教学形式是()。

 

  A.发现教学

 

  B.范例教学

 

  C.程序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7.某老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劝阻

 

  B.冷却

 

  C.惩罚

 

  D.消退

 

  8.一年级的小林同学上课时经常故意发出一些奇怪的声响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为纠正小林这一行为,班主任与其他任课老师商量,决定以后小林再发出奇怪声响时,老师都继续上课不予理睬,慢慢的小林也不再发出声响了。这一案例班主任采用的方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只有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本能积极接受知识,这体现学习规律是()。

 

  A.准备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条件反射

 

  10.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在教室的后面,教师运用了()。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这一要求的理论依据是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是指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2.D【解析】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如汉语的词汇教学和英语的单词教学都属于符号学习。符号不仅仅限于语言符合,也包括非语言符合,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符号学习还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对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因此,本题应该选择D。

 

  3.B【解析】角色扮演是一种引导学生担当别我角色的教育方法。角色扮演可以变换学生的位置,体会别人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教师要灵活机动地使用各种教育方法,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4.C【解析】布鲁纳倡导认知结构学习论。

 

  5.A【解析】所谓概念学习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也就是一个反映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选项当中很明显的给出了两个共同的本质属性,所以属于概念学习的范畴。因此,本题应选择A。

 

  6.C【解析】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7.D【解析】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8.D【解析】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9.A【解析】桑代克的准备律指学生在学习前要做好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的准备。

 

  10.C【解析】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更多咨询 0851-86861255

    贵州163人事考试信息网


    移动端/互动交流

    扫码关注:金粉笔公考

    扫码加入QQ:金粉笔公考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郑老师

    郑老师微信
    贵州金粉笔教育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8185187910

    王老师

    王老师微信
    贵州金粉笔教育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3368515037

    董老师

    董老师微信
    贵州金粉笔教育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13378508157

    返回顶部